第221章 卷二 万丈高楼平地起(1 / 2)

第221章 卷二 万丈高楼平地起

商人嘛,利益当先。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你很快就能发现他们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当下,长孙家的便问道:“王掌柜,不知道这样的纸张,有多少?”

“只要有钱,要多少有多少。”王德全说道,“不过,基于友好合作,互惠诚信的原因,第一次交易每一刀纸需要十文钱的押金,而且,只收现钱,不做折算。”

这些都是他们商议过的。

李承乾的目的是什么?

赚钱么?

好吧,有赚钱的想法,但李承乾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盘活大明王廷的商业。

虽然山谷里不少人出去凑了个热闹,但能花出去钱的地方,着实不多……

紧要事儿,还是得把店铺置办起来。

“那他归降?”王玄策问道。

听到是这玩意儿,众人顿时不感兴趣了,有一说一,在长安他们用的纸,可比这个好。

这两家不知道是之前就得到了风声,还是真的撞了大运,他们带来的清一水的都是现钱。

说白了,大明王廷需要商人来行商。

“我们带来的现钱不多。”长孙家的说道,“不知可否用粮食这些来折算?毕竟大家都知道,大明王廷缺少这些。”

虽然王玄策如今任职礼部侍郎,但工作还是在山外的营寨之中,其主要目的,还是治理营寨之中那些刚刚归顺大明王廷的牧民。

一天之间,每家店铺都卖出去了上百贯的货物,这倒是让众人欣喜不已。

既然李承乾说了,纸张零售价十文一刀,他自然要把这个价格贯彻下去。

“本王难道不知道那是大明国学?”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王玄策居然是个死脑筋,“你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让那些孩子进入大明国学?

你真指望他们在国学里面进学几年后,就能出将拜相?

我们让他们进入大明国学的本质,是为了安抚那些牧民,是想让他们知道,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我们尽量做到了公平,平等。

不过飘归飘,对于李承乾的交代,王玄策还是听进去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么一间店铺要多少钱,大家兜里那几个散碎银子,可还想着多买些纸张带回去。

高官得坐之后,这些家伙的心态,有些飘了。

好家伙,算上押金的话,少说也得要八百贯钱。

毕竟,大明王廷自身物资匮乏,而且赤水源的这些土著,暂且来看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长孙无忌的小聪明,反而在这个时候帮了李承乾一把。

如果他不去长安坐镇,这些家伙真会卖十文?

所以,他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走这一遭。

说实话,对于王玄策这般,李承乾还是有些失望的。

对此,众人也预料到了,不过好在商铺今年免租,左右没有开支,大家也就这么僵持着。

这生意是必须要做的,有钱赚的生意不做,那真的是活该天打雷劈。

王玄策为难道:“也还在审核中,主要是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大明国学进学,人数实在太多,审核起来颇为麻烦。”

王德全一脸惊讶地说道:“支援一词从何说起?莫非你们打算送给我大明王廷不成?若是如此的话,那老夫得替我们殿下好好感激感激诸位了。”

大唐太子要是言而无信,那就搞笑了。

就在商队离开之后,王玄策回来了。

比如针头线脑这些贴近生活的东西。

至于大明王廷这边,他们倒是不担心,生意继续做着呗,反正就几个伙计罢了。

就这,还是大明王廷举国之力给凑的。

李承乾摸了摸额头,说道:“我说过么?”

对了,本王之前说可以让他们孩子进入大明国学进学的事情,进展得如何?”

这青年是普西偌的手下,简单点儿来说,就是户部的。

所以说,这话还是能信的。

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儿,李承乾倒也舍得。

听他这么说,大家知道了。

王德全笑道:“大家不都带了不少物资么,开店卖了便是,东西都卖完了,自然也就有钱了。”

不过他们也发现了,日月山的这些人不是没钱,而是他们要买的东西,大家没有。

有尉迟宝林,有长孙冲,还有萧钺等人。

不多时,大家都寻摸了一个不错的铺面。

长孙冲有些不理解,他甚至还看到了自家的人也挤在长明商行门口。

王德全摇了摇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是殿下那边来人吩咐的,好像也是长安来的人。”

说到添乱两个字,长孙冲更是无语。

见王玄策这反应,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还是没懂,当下也没过多的解释,说道:“你先去忙吧。”

“可我们没带那么多现银啊……”有人沮丧地说道。

有人问了一句。

这让大家一时都哑火了。

众人一听这青年人这般说,当即就愣住了,同时心里还隐隐有些得意。

山谷里的人听说外城有商铺开门了,不少人也是抱着好奇的心思出来看看。

毕竟,当初他求学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

我们殿下说了,诸位能来大明王廷做生意,便是对大明王廷最好的支持了。

怎么处理?除了开店,能怎么处理?

怎么说呢,长孙家想从这笔生意里获利,那定然得把这些物资处理掉。

看到众人这般反应,王玄策才些微懂了些李承乾的意思。

“不行。”王德全直接摇头道,“也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殿下交代的,纸张的生意,只能现银结算,有现银这生意咱就做,没现银,那就等有现银了再做。”

“诸位是来看店铺的么?”恰在这时,一青年人上前问道。

这都叫什么话?

按理说,王玄策其实是最应该懂得这些的人。

求学的机会更是来之不易的。

他也记不得了,最近这么忙,天天要说多少话,谁记得这些小事儿。

有了王德全的提醒,大家其实也安心了不少。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用理会他,你最近那边的工作如何?”

“王掌柜,我们这么多东西,就算开店发卖,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处理完的,要不伱跟明王殿下说说,一次少买点儿也是行的啊。”当即就有人问了起来。

而那些没有被勾选中的人,也不失望,只要有了第一次,总有第二次的。

“真的?”长孙家的问道。

“迁徙到日月山来是不可能的。”李承乾直接拒绝道,“你告诉他们,只有对大明王廷立有大功的人才允许迁徙到日月山外城,至于如何立功,他们明白的。

“微臣明白了。”王玄策说道。

至于说那些孩子进入了大明国学,能不能学到东西,这不是最重要的。

这话倒是事实。

当然,他们也可以去信长安,让长安送钱过来,可那个时候,估计有些人家都已经在长安市面上做起了纸张的生意了。

这该死的优越感……

“谁啊?这么快?”有人好奇地问道。

“殿下,究竟是何物这般神奇,竟能让他们如此疯狂?”

这样一来,这些商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众人也是一通无语。

不过,他这一套是真的好使。

到了第三天,当长明商行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那场面,叫做一个疯狂。

“这家伙,有点意思。”李承乾说道,“行了,不用管他。”

“行了。”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本王当时就跟王进说过,名额是没有限制的,具体怎么审核你两人随便,咋还整出这么多事儿?

我们是为了安抚人心,又不是为了选状元,要那么严格的审核作甚?

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去找钱号借印子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