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卷三 士族反击,朝堂震荡!(2 / 2)

当然,这也看出了他们的急迫。

虽说这两年大唐风调雨顺,但也并非是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岂可再放任商贾将粮食贩卖他国,真要到了国朝危难之际,又当如何应对?

为了反击李承乾,他们这都是干了什么?

足足百万石粮食,一把大火就献给了祝融,他心不安!

真要说起来,魏征其实也算士族的一份子。

“严查商贾理所应当,可要说到关闭商道,是不是过于紧张了?”长孙无忌说道,“如今我大唐正在重振商业,一旦关了商道,每天要损失多少赋税,诸位可知?”

得到李二示意后,马周说道:“微臣请严查商贾,如今大唐商贾逐利而忘义,更有甚者将粮食运出大唐之境,贩卖他国牟取暴利,此风不可涨!此行不可鼓!

往日微臣倒也不觉其中厉害,但昨夜祝融来犯,毁我大唐百万石粮食,虽为天灾,可区区天灾,就让我长安百姓惶惶不安,究其原因,还是粮食。

马周说这话,那就叫为国为民,王侍郎等人开口,呵呵,那必有私心。

众人一听,心里也是一愣。

这是会遭雷劈的!

当日,王侍郎提出的法子便是火烧粮铺!

只不过,他们的家族做得更狠,更绝!

李二点了点头。

在大唐的朝堂上,忧思大明王廷,那叫什么?

那叫卖国!

相比起他们赖以生存的根,这价值数万贯的百万石粮食,烧了也就烧了。

既以粮食开场,那就以粮食结尾。

作为当朝仆射,房玄龄是相当合格的。

龙椅之上,李二略显困乏,昨夜他也没休息好。

这样一来,他们也无法核实这笔记本的造价几何。

长安作为一个坐拥百万人口的大城,一年的粮食消耗可想而知。

在昨夜大火初起之时,他便在思量对策。

谷贵伤民,谷贱伤农。

还望陛下严查!”

这对于大明王廷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到了天光大亮之时,大火终于被遏制住了,但也仅仅只是被遏制,并没有扑灭。

无数人的袖笼之中都揣着奏章。

就比如纸张,勋贵家谁还没门路啊?

可那玩意儿走的是量,都关闭商道了,你们还能将纸张卖的满大唐都是,这是打谁的脸?

“齐国公误会了。”马周当即说道,“下官只是建议严查粮食出境,并非是说关闭商道。”

无奈之下,他们也去订购了一套桌椅,又将笔记本送回了族里。

毕竟,商税也是朝廷重要的收入之一。

别说是士族,就是他儿子干了这事儿,他都忍不了!

不过禁绝了粮食出境,大明王廷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百万石粮食毁之一炬,他李二就不心疼?

萧瑀有句话说的没错,就算不是朝廷的,那也是大唐的!

但大明王廷可承受得起断粮的冲击?

王家,王侍郎痛饮三大杯,他笑了。

大唐才是根。

昨夜的一场大火,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

马周又不傻,粮食出境他不能忍,昨夜祝融来袭,的确让他看到了天灾难测,但他可没有关闭商道的意思。

能活多少人的命?

李二点了点头,道:“此事便交由长安县去办。”

不得不说,他们这些人家的魄力,当真不是常人可比。

但这并不妨碍他要求严查。

其实,对于众人针对李承乾,他真不在意,可要是用这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针对李承乾,那他就不能忍。

“陛下,微臣附议。”就在李二沉吟之际,崔御史也站了出来。

这一点儿大家都清楚。

只要在长明商铺订购桌椅,都送这玩意儿。

而在郑家,郑旭也是尚未就寝,一个人坐在庭院之中,看着那远处冲天的火光,喝着闷酒。

长安城的人看到这么多的粮食进城,其实也没什么感触。

没办法,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哪怕说同样的话,目的也不一样。

他比马周更狠,马周只是想为大唐留住更多的粮食,他一开口,连商道都给你断了。

百万石粮食,数万贯钱财,这些守财奴有这么大的魄力?

跟着,又有很多人跳出来反驳关闭商道,开玩笑,大家都有利可图,你这一下子,是要让大家一起回到以前穷得叮当响的时候?

这他妈谁干?

其中,还有刚刚站出来的那些勋贵官员,马上也意识到了问题,刚刚觉得马周说得有理,又听王侍郎是附议,倒是忽略了他后面的话,当即,便有人站了出来,说道:“对,吾等附议的是严查粮食出境,关闭商道,咱不同意!”

这说明粮价稳定。

很显然,这两点,房玄龄都顾虑到了。

粮价这个东西,从古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太贵不行,太便宜也不行。

“臣附议。”魏征出班道。

这一夜,长安城无数人都在等着大火的熄灭。

他们要反击,要遏制粮食的出口,要让李承乾的大明王廷举步维艰。

就算遭天谴又如何,他们该反击了,一直被李承乾牵着鼻子走的日子,他受够了!

“来人,本官要上奏!”王侍郎大喝一声,借着酒劲,洋洋洒洒千余字,挥笔而成。

这其中有寒门官员,也有士族官员,包括勋贵官员也有。

“谁知那是何处走水?”王德全问道。

魏征这人其实很少说这样的狠话,但事关粮食,他是不能忍。

马周有句话没说错,天灾难测,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的天灾会在什么时候不期而遇。

这伙计也是王家人,虽说是酒楼的伙计,但大家心里都门清,这酒楼就是大明王廷驻大唐的使节团。

萧瑀道:“微臣请求严查昨夜粮铺走水一事,百万石粮食毁之一炬,纵使那不是朝廷的,但也是大唐的!”

烧一个粮铺还不能让朝堂上重视,所以他们一口气烧了百万石粮食!

这百万石粮食,价值数万贯,可他们说烧就烧了!

仅仅只是为了反击而已!

毕竟这触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而且大唐的子民尚且没有丰衣足食,岂有余粮可贩卖他国。

百万石粮食啊,想想他的心头都在滴血!

“陛下,微臣有奏。”跟着,萧瑀也站了出来说道。

李二示意他继续。

而且,那个时候他也觉得大唐又不是没粮食,卖点就卖点儿好了。

其实对他们来说,这点儿损失真不算啥,数十家,一家也就承担个几千贯罢了,他们承受得起。

有一伙计看了看,说道:“看着像是西市,但具体是哪里,不好说。”

听他这么一说,李二懂了。

天下承平不久,国泰民安尚早,这一场大火,烧丢了多少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劳作?

那可是粮食啊!

族里那些老顽固在收到笔记本后,估摸着也是有过商议,至于结果如何,他们不知道。

当夜,王德全正在酒楼里和众人商议事情,听到这个消息,则是摇头道:“若是大明王廷的粮价也如长安一般,估摸着殿下做梦都能笑醒。”

虽然说一场大火烧掉了不少粮食,但对如今的大唐来说,百万石粮食尚且做不到伤筋动骨,要知道,就单以长安来说,一年消耗的粮食超过数百万石。

唯一值得担忧的,便是暂且的粮食短缺,会造成长安城老百姓的恐慌,毕竟大家都饿怕了……再有一个,就是得提防黑心商人趁势抬高粮价,造成民乱。

但在那之后,不断的有粮食从各地运往长安。

“你们都好好干。”王德全笑道,“有朝一日,殿下召我回朝,这长明酒楼还有长明商铺就得交由你们了。”

而且此人出身贫寒,平日里最是忧虑百姓之疾苦。

“若是人祸,当诛之!”作为始作俑者的王侍郎,当即表态道。

脸皮嘛,他也挺厚的!

而随着大朝会结束,整个长安城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场大火,震动了整个朝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