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卷三 长安书阁,名声在外。(2 / 2)

女人有的是,漂亮的女人也不少,希望你好自为之。”

一零三.一七二.一八三.七五

别的不说,就这一个静字,便让老夫叹服。”

微臣随大汗南征北战无数年,也立下过无数的汗马功劳,微臣从无所求,但此次,微臣求大汗出兵!”

“末将领命!”两人当即施礼回道。

说到底,程咬金到底是个明白人。

你这是为了出兵,当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当然,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父汗,出兵吧!”众人没有吱声,但达延芒结波却是起身说道,“不为别的,就为了解救我吐谷浑饱受折磨的子民,也该出兵了!”

此时,正有不少人在书架上寻找自己想要的书籍。

“这他娘的到底是个啥情况?”郭孝恪问道,“老夫的探子一天一个消息,到底打是不是打?成天的这么守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当即又有人说道:“对的,高昌王,如今的吐谷浑打不起一场国战。而根据各方面传来的消息,令爱的确是心甘情愿的阵前问媒,再说了,令爱嫁于明王,也当是我吐谷浑和大明两国联姻,是一桩美谈才是。

从内心深处来讲,李承乾其实并不反感慕容婉秋做的这一切,若是为了自己就枉顾父目兄弟的安危,李承乾反而会瞧不上她。

听着慕容孝隽愤怒的咆哮,慕容伏允也好,拓跋钊等人也罢,心中难免冷笑。

不过马上就要入冬了,这一场大战无论如何都打不起来的。

不得不说,李承乾思虑得其实挺远的。

吐谷浑啊,这就是他效忠的吐谷浑!

……

“你是说我们那位殿下?”郭孝恪问道,“老程,我们那位殿下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房玄龄小声地在一旁说道。

这一点儿,大家其实都懂。

说着,几人便从大门而入。

对大明王廷出兵真没关系,大家也都想这么干,或者说盼着这么干,但时机不对啊。

这样的人啊,太过于无情。

当初由王德全扇阴风点鬼火折腾的藏书楼终于正式开张了。

而且,这老家伙的柜台就在研习室之外,不用问,这房间应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

慕容伏允没搭理他,而是看向慕容孝隽,这才说道:“高昌王稍安勿躁,本汗知道高昌王是救女心切,但传回来的消息的确是婉秋自己阵前问媒,这是婉秋自己的心思。”

他才不管慕容孝隽说的是真是假,自己心爱的女人都快……

浇河郡的情况,他们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也早早就等候着李承乾的命令。

而在书架中间,则是有一张长桌,大概三尺宽,长桌两边配备了矮凳,这会儿已经有很多人坐在那儿安心地看书。

这一刻,他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失望。

嫁吧嫁吧,只要暂时稳住慕容孝隽就好。

确实,这个字够大,够醒目,加之白底黑字,倒是颇有一些威势,使得进门之人,都不敢大声言语。

“收兵吧,高昌王。”众人劝解道。

“应该是。”房玄龄笑了笑,“毕竟法子都是从大明王廷传来的。”

不能打啊,说破大天,暂时不能打。

这就是现实。

可就算真的打起来,李承乾也浑然不惧,现在他麾下将士数万,随时能动员超过十万大军,底气也足。

事实也是如此,的确没耗两天,吐谷浑安静了。

而随着大明王廷的军队迅速北上,边境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过了良久,李承乾看完消息后,看向她,问道:“是你干的?”

位置嘛,就在朱雀大街。

连家人的生死都不放在心里的人,你能指望她在乎你的生死么?

“殿下放心,吐谷浑不会出兵的。”慕容婉秋说道,“妾身的父王越是主动,吐谷浑就越是不会出兵。”

“胡闹!”慕容伏允呵斥道,“大战岂是说打就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如今吐谷浑还有昔年的实力,还用得着你说?

“这些也是高明整出来的?”李二问道。

炭笔他又不是没用过,之前大明王廷进献的笔记本可都在他手里。

李二得知书楼开张,也便换了衣服和房玄龄等人一道来看看这大唐的第一家书阁开业之际,当是何等的盛况?

这会儿,几人正在门口,看着左右柱子上的两幅字。

这一次的边境风波,当真是雷声大雨点小。

慕容婉秋真的是阵前问媒,要是不嫁过去,那就是逼着慕容婉秋去死,就慕容孝隽这个暴脾气,估计还得炸。

绝对信任这个玩意儿,纵使是父子之间都未必有,更何况是君臣。

……

王德全也是笑道:“都是托了诸位的福气,不过诸位大可放心,小店的笔记本和炭笔,绝对是物美价廉之物。

作为北邱城的县令,邱博闻看着这一幕,倒是多了些许淡定。

与此同时,长安城。

这是在为今后做打算了啊。

对于这种有可能利国利民之物,他怎么可能不在意。

不得不说,这家伙的野心是真大,是真敢想。

他算是看人很准了,但是对于李承乾的种种表现,他也有些迷糊,看不明白啊。

刘三当即便去吩咐。

再说了,明王也算是少年英才,不算折辱了令爱。”

当然,不愿意誊抄书籍的只要向书阁捐献一本书,也可享此待遇。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李承乾说道,“本王虽然不忍你大好年纪消香玉陨,但也不代表本王会容忍你接二连三的将大明王廷带入困境!

不得不说,这老东西,商业头脑还是有的,别的不说,在这书阁里面贩卖文房四宝,倒也恰如其分。

几人一上二楼,熟人就多了。

“上二楼看看。”李二又说道。

“行了,就别吹你们的炭笔了。”李二笑道,“炭笔的确用之方便,但字迹却是没有毛笔清晰,真要说的话,有利有弊罢了。”

“大汗莫要上当!”慕容孝隽当即说道,“正所谓知女莫如父,婉秋那丫头,微臣太了解了,她向来自视甚高,自幼聪明伶俐,而且极其孝顺。

他倒是不怕,如今这一带屯兵两万有余,城池也有了些模样,就算真要打,他也不惧。

入了大门的第一眼,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书,而是正对大门的一个硕大的静字!

慕容孝隽蹦跶的越凶,慕容伏允就越是担心。

赤水源要真像你说的这般,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李承乾这明王又怎么可能坐得安稳。

慕容婉秋当即双膝一弯就跪在了地上:“妾身只是不希望父王他们……”

慕容孝隽心里冷笑,果然啊,果然如自己那闺女所言,只要他摆出一副誓不罢休的态势,这些人反而会劝解他。

这才是振兴文教!

“走,去旁边房间看看。”李二说道。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李二一边读者,一边点头,赞道,“五柳先生的诗句放在这里,倒是极为妥帖。”

出兵吧,大汗!

人不在大唐,可大唐士子又有几个不知道他李承乾的?

随着未来大唐书阁遍布大唐之际,估计大明王廷的笔记本也将卖遍大唐。

届时,大唐士子估计启蒙的第一篇文章便是这李承乾的三字经,他的名字,注定要在这些士子嘴里,口口相传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