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卷四 贼来需打,迎难而上。(1 / 2)

第313章 卷四 贼来需打,迎难而上。

对于浇河郡发生的事情,李承乾已经得知了。

吴安在第一时间就向他汇报了。

对于坑自己这位老丈人,他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

为什么要有心理负担?

我坑他可是为了救他啊?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这家伙还有两年多好活,也就两年多。

这不是救他是甚?

当李承乾回到大明宫不久后,吐谷浑的使者也到了。

就好比你们生产回风炉的时候,方将作他们负责铁料的加工,你们负责后期制作一样,接下来,大明可能有一场大战,所以军械的生产事不宜迟。

一旦让他们抓到机会,你看看他们会做什么?

他们都会对这个年轻的大明王廷下死手。

“殿下,我们的工坊对军械不是太熟悉啊,而且,我们工坊的工人,一直以来都做惯了民生的生产,这样突然转变生产方向,会不会得不偿失?”张二牛说道。

不过贵使大可放心,和浇河郡商议此事的乃是日月山一城而已,这个本王还是明白的。

这本来也就是李承乾一开始的打算,将所有不太重要的有关民生的工坊全部都转移到各个城池,而日月山今后生产的,绝对属于大明王廷的核心机密。

换句话说,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这会儿听使者这么说,当即笑道:“之前步萨钵可汗也没派人来和大明商议此事,刚好浇河郡离得近,又有人前来,也就顺便聊了一下,倒是本王顾虑不周。

“殿下,那么接下来,我们的重心是不是都要转变了?”高纯行问道。

就在这时,张二牛和方铁匠来了。

两人躬身施礼道:“参见殿下。”

李承乾却是笑道:“谁让你跑赢大虫了?”

至于具体如何分工,你两商量着办。”

“外臣参见明王殿下。”回过神儿,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他这话倒也不虚,工坊工钱经过李承乾几次改制后,实行的是后世计件制,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做得多拿得多。

听到李承乾这话,高纯行瞬间愣住了,不过他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李承乾的意思了,看似说的是他,其实是说的是大明王廷和吐谷浑。

一个人太富有,想打其主意的人可就太多太多了。

“回去让大家都准备一下,本王这里也有最新的图纸,弄了本王让人给你们送过去,让大家都熟悉一下。

他要真是以大明王廷和浇河郡建交,慕容伏允早就跳脚了,别说慕容伏允,就算是慕容孝隽也不敢。

李承乾闻言笑道:“既如此,那就交由礼部便是,区区小事,贵使何故一直求见于本王,不知本王日理万机甚是忙碌么?”

一听李承乾这么说,两人瞬间都懂了,殿下对于其他人,还是不那么信任,而殿下信任的人只有他们。

但你放一百个心,慕容伏允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怎么将赤水源收回去。

“回殿下,自从各城都开始兴建工坊以后将作监的活倒是轻松了许多,大家好都有些不习惯了。”张二牛说道。

他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老天爷。

这一场大雪对我们来说,虽然是灾难,但同时也是机会,你不要小看这一场大雪,未来,我们极有可能就是依靠这一场大雪,摧毁吐谷浑数百年的根基。

而且,李二和李渊都将手伸到了大明王廷,他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大家都盯上了。

“行了,大家伙怎么想的本王比你还清楚。”张二牛话都没说完,李承乾便打断道,“既然大家都是闲不住的性子,那就准备开工吧。

这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是慕容伏允之所以答应得这么干脆的原因。

大明王廷要做的准备可还不少。

“那倒不是。”张二牛说道,“大家伙都知道殿下的意思,只是吧……”

慕容伏允会答应得这么干脆,又岂能是没有原因的。

你们暂且只要记住,老百姓就是我们的根基,记住这个就好。”

“免礼”李承乾淡淡地说道,“听闻你们最近一直求见本王,不知所谓何事?”

“殿下,吐蕃使者也一直在求见……”高纯行话都没说完,李承乾一摆手道,“他们的事儿不着急,再说了,他们被苏毗截获了粮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还能指摘我大明不成?”

浇河郡一乱,也就意味着大战将不期而至。

等他们两人走后,李承乾又开始琢磨了起来。

到了这一步,李承乾只需顺水推舟便是。

能拒绝慕容伏允么?

高纯行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那我等就不打扰殿下了。”使者闻言,当即笑道。

大战一触即发,大明需要大量的军械。

“那怎么办?”

至于之前专门将其分成了民生与军械两个工坊,那是当时的情况需要如此,现在不一样了。

当然,李承乾也不太过担心就是。

等他们离开后,李承乾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但只要有这个机会,他一定不会放弃。

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这座有些异样的宫殿,吐谷浑的使者也是有些震惊的。

之所以他们还没有动作,说白了不过是没有机会罢了。

国与国,城与城,级别上不能出错。

从来都只有千日做贼的,哪儿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李承乾无语,一脸不屑地说道:“你当人人都是武松呢?就你这样的三两个,都不够给大虫塞牙缝的。

“就算跑,那也跑不赢大虫啊!”高纯行摇了摇头。

李承乾高坐于王座之上,还真有一丝睥睨天下的气势。

高纯行一愣,李承乾无奈的补充道:“你只要跑的比另一个人快就行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将作监最近怎样?”

吐谷浑终究是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底蕴之深厚,又怎是他大明王廷可以比拟的?

听李承乾这么说,使团倒也松了口气。

两国贸易,说到底还是大明和吐谷浑之间的贸易。

反正大明王廷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且老百姓如今干劲儿十足,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他都有把握带领大明的老百姓挺过去。

现在倒是松了口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