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孙龙江已经不顾了太多了,先搭起能遮风挡雪的庇护所,让这些移民先住进来再说。至于房子,可以等开春暖和了再维修或者重新盖。
为了能保证移民的基本需求。他把自己营里的帐篷都拿出来,用来构筑临时安置点。就这样,孙龙江带着自己的部下在最短时间内 ,硬生生在树林子里开出了一大片定居点。
因为这批移民的数量非常多,粗略估计也有三四千人。所需房屋和生活物资甚多。特别是食物和衣服。
于得水派部下用几辆大车送过来一批物资,但也只够三百人的使用。
毕竟,于得水这次只是为了调查研究。并不敢轻易相信孙龙江的一面之词。
这批物资要如何分配,成了难题。
四千人分三百人的东西。如果随机分配,或者放任移民自由领取,恐怕一刻钟就会被一抢而空。
而且内地还尚未设置郡县乡等政府基层管理机构。
所以于得水派来查探民情的民政官找到了孙龙江,把这些物资存放在军营内。
这也在事实上,认可了孙龙江在地方上的权威。年轻的孙龙江不仅掌管军事,也要兼管民政事务了。
这是对他一个极好的锻炼,对孙龙江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当于得水的手下在孙龙江的部下护卫下回到海参崴,并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于得水的时候,于得水沉默了良久。
他是在自责。
毕竟,这次大移民是他的意思,因此造成了上百东瀛郡移民在沿途冻饿而死,他要负领导责任。
“想不到黑龙江内地居然是这个情况。”于得水踌躇道。
他也在思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民屯不能无官,无官就是无秩序。
任何政策都不能推行下去。
而他自己带来的几个手下,正忙于整顿海参崴管理。无论物资,人口,田地,房产,都要归籍梳理。
而这项工作,十分艰难繁杂。源于海参崴乃是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不只是东瀛郡出人,附近的辽东,还有一些从内地来支援的工匠也在其中。要将这个城市的人财物捋顺,光靠这些人,忙飞边子了也忙不过来。
靠姜士信?
于得水从上次移民这件事上,已经看出,姜并不是个实在人,或者说,他只适合于军事方面的管理。要他搞民政,则会误了大事。
这个时候,于得水又想起了孙龙江。
这个小伙子倒是不错。
能够自发的把屯民组织起来,并且在移民村屯中拥有很高的威望。而且这个人不畏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此人......能堪大用啊。
此时,黑龙江行省除了海参崴,只有孙龙江的军屯和民屯是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方。
而且那里的地理位置也很不错,适当的拓展一下,可新建一城。
因为军屯和民屯各有一处,相距也不远,所以于得水决定正式将孙龙江驻守的地方取名为双城子城,并且准备过些时日,将自己的总督衙门也移到双城子去。
“至于孙龙江,可将其攫拔为刺史。按照地方官掌握。这样,双城子的安全也会有保障。”
当然,这是于得水内心里的一个想法。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
而且刺史之职,在大凉帝国也算是中层领导干部了,三品官职。掌管一郡的民生和军事。
孙龙江是姜士信的人。自己要调孙龙江当属下,得先看姜士信的意见。另外还要征得吏部和皇帝的意见。
不过,想到自己来黑龙江之后,终于迈开了第一步,于得水也是信心满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不负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