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返程育苗新婴啼(1 / 2)

游艇全速航行,船上的人吃饭尽量不吃太稀的东西,吃三分饱。

所谓三分饱指吃了几口非常想吃时的状态,一碗面正好吃饱,吃三分之一。

“土豆、地瓜等作物先慢慢育苗,不耽误时间,回去马上种。”李易跑到装‘种子’的地方操作。

以前吃土豆的时候最讨厌土豆生芽,如今李易恨不能土豆周围生一全芽,不带缝隙的那种。

永穆公主和小兰在旁边帮忙,属于家里的产业,李家庄子叫家,大唐还是家。

她们知道,有没有乘坐的游艇与兑换的武器,最终大唐都能种上新的作物。

李易下死命令,少了蒸汽机船,大唐帆船远渡重洋,舍得死人,种子保证带回大唐。

她俩听到李易说过一次梦话:我是有系统的人,凭啥不用?无法改变历史,我来大唐当观众?哼!其实没有系统我同样厉害。

“李郎,报纸上如果不写许多种子种之前拿石灰水泡,谁能知道呢,泡完果然好用。”

永穆公主听李易嘟嘟囔囔操作,等了个间隙,夸一夸。

小兰跟上:“还有矿物肥料与农家肥,百姓感激你。

京兆府的亭子,收集到牛粪、马粪,送到地肥不够的官家荒地种大豆,把地养好。

现在怕黄河上游干旱,水网无水,难以养鱼吃和灌溉,用井灌溉耗费人力过多。”

小兰考虑问题时会从大局出发,兼备细节。

曾经朝廷见旱灾,想着挖井,认为井能挖出来,一切麻烦解决。

通常井是挖不出来足够数量的,没有更先进的挖井工具,指望百姓自己挖口井,百姓哪有办法?

当下,宰相们要计算抽井水浪费的人工时间,在一方面耗费过多,其他方面减少。

比如手工业、采集业、家中养殖业,当整个关中大旱,黄河上游无水,整个京兆府的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减缓。

从而影响税收,考虑地方财政拨款的时候,把变量计算进去。

常平仓不用刻意开,正常每年把陈粮放出来,新粮收进去。

青黄不接放陈粮,粮食丰收时购新粮,寻常陈粮卖价比收新粮高,只要减去储存费用而不亏损,属于成功操作。

等真正需要开常平仓时,可不仅仅为放陈粮,直接往出砸,并且限制百姓户籍购入数量。

如此避免有人想恶意囤积,抬高粮价。

事情瞧着简单,姚崇在任的时候却不是他做的。

从大方面考虑,姚崇没错,主要掌握大局,叫地方执行政策。

哪有上面直接把任务落实到地方的?万一不了解地方情况,出事儿咋办?

“黄河源头要种树,根据当地的植物情况,进行人工干预。黄河的水,还有来自冰川和更西北,最近一些年不用发愁。”

李易不了解现在姊妹湖周围的植被,却知道吐蕃可以种小麦和水稻。

说好了的只能种青稞,受气候变暖影响,很多作物可以在其他地方生长。

显然如今的黄河源头植被要比他那时多,人为破坏基本不存在。

……

“哇~哇~”伴随着孩子的啼哭声,李家庄子一片喜庆。

王皇后生了,算是足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