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猴子,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杨戬(1 / 2)

执剑写春秋 殊彦 1092 字 2022-03-21

猴子是一种图腾,是伴随我们童年的一个标志。

若说情怀,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怕是没有比猴子更有情怀的了。

不说每年暑假必放的西游记,单单这些年前赴后继改编的和猴子有关电影,就知道猴子对于国人的影响力。

哪怕是仅仅披了个皮,一样能吸引你花钱看,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至今为止,貌似也只有这一个超级ip。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肯定还会不断在继续被开发。

猴子对很多国人来说,都是少年最美的一个梦。然而是梦,终究会醒的。

我们在不断的长大,对小时候看过的故事逐渐开始有了另外一种解读。

人的观念,是随时在发生变化的。

我们不能否认,西游记前后塑造了两个猴子形象截然不同,而猴子越到后期,就越偏离我们最喜欢的那个形象。

叛逆、桀骜、自由、抗争。

当他带上那个紧箍咒的时候,这些都已经不再了。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在紧箍咒下,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形象。

他不会再为了族群的利益而抗争,他变成了现实里绝大多数人的写照,服从领导,欺软怕硬。

《西游记》中,有灵山背景妖怪9名;拥有灵山及天庭双重背景妖怪1名;拥有道家及天庭双重背景妖怪8名;最后都被悉数解救喊回家吃饭。无任何能上台面背景的妖怪26名,其中20名被当场击毙,另6名虽幸存,但其中5名被迫改变信仰或终身为奴。小妖或妖王家属阵亡达万名以上!唯一逃亡不知所踪的只有九头怪一人。<script>dudu1;</script>

数据是最能清晰说明问题的,随着年龄的增涨,判断能力逐渐增强,当我们再读一遍西游记的时候,往往都会产生偶像破灭的感觉。

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是一本讽刺性很强的小说,有其独特年代的历史性,然而今天的我们不需要讽刺,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个放肆桀骜的猴子。

现实已经无比沉重,为什么在幻想世界,还不能让我们放开心灵?

杨戬的人生和猴子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所不同。

同样的早早成名,同样的年少轻狂。

在他们刚出道的时候,两人都是一样的恣意飞扬,豪情盖天。

然而和猴子天生地养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同,杨戬是有家庭、有亲人的。

他第一次对抗权威,就是为了自己的母亲。

劈山救母,这个故事在沉香手中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人,然而杨戬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

杨戬没有猴子性格里的那种桀骜,在救出了母亲之后,他并不以对抗权威为荣耀,很老实的按部就班的听从别人的指导逐渐成长。

然后,很悲剧的,他遇到了和他舅舅玉皇大帝一样的问题。

自己的妹妹,喜欢上了一个凡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