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1 / 2)

大唐孽子 南山堂 3329 字 2022-03-21

辽东道要怎么建设,李宽其实还有很多想法。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在这一次的官员任命当中,李宽除了推荐薛礼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都督之外,并没有具体查收其余官员的任命。

而李世民也很给面子,同意了李宽的推荐。

事实上,这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其他人都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也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搞出成绩来,所以根本就没有哪个大佬推荐人选出来跟李宽大擂台。

薛礼本身就跟着李宽回到了辽东,马上就可以上任。

除此之外,程处亮因为战功被封为宁远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而秦善道也得了一个游骑将军的封号。

他们两分别带着五千兵马驻扎在新城和国内城,防守着辽东道的北方。

东边有大唐水师控制鸭绿江,半岛上又进入战国时代,短时间内不可能给辽东带来什么威胁。

所以别看程处亮和秦善道没有被安排在辽东城和乌骨城,其实反倒是说明李世民在有意锻炼他们。

“处亮,此去新城,可就是真正的卫戍边疆了。新城的形势比其他地方都要复杂,不可一味的打压某个群体,也不可一味的善待某个群体,要学会讲究平衡之道。别看高句丽人现在是辽东人口最多的,但是经过这一次大败之后,可谓是元气大伤,我们要防范其他的部落借着这个机会崛起。”

辽东城中,李宽自然也有自己的府邸。

李世民的任命下来之后,程处亮、秦善道他们马上就要赴任,反倒是薛礼这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可以现在辽东城继续待着。

“王爷,你放心!打一批、拉一批,分化一批,这个主意,可是你早就提出来的。军事学院里头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理论。新城那边地处草原深处,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游牧民族,我一定会充分考虑互相制衡之道。”

程处亮显然不像他大哥程处默那样做事毛毛躁躁,看上去让人放心不少。

“嗯,有一个部落,你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警惕。”

李宽梳理了一遍辽东道四周的部落,一下就发现了一个刺眼的名字。

“什么部落?是室韦还是靺鞨?”

室韦和靺鞨今年出兵十几万,虽然被李世民打的大败,但是也充分的展示出了他们的兵力,让人不得不防。

所以程处亮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宽说的是不是这两个部落。

“不是!室韦和靺鞨,一直都遵循自己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部落首领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再加上他们对汉文化一直都很排斥,本王倒是不觉得他们对辽东道有多大的威胁。现在他们所在的那些区域,实在是太冷了,太远了,对于大唐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这一次才没有乘机一起灭了他们。不过,长远来说,终归还是会找机会灭掉他们的。”

室韦和靺鞨都在辽东道的北部,虽然占地比较广阔,后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片土地都在这两个部落的统治范围,但是短时间内,大唐确实还没有精力去经营这些地方。

与其灭掉他们之后,新崛起一批更加有侵略性的部落,倒不如让这两个大部落继续维持当地的秩序。

“王爷您说的会不会是突厥人?如今突厥人作为辽东到的第二等人,享受的权利不少,估计很多草原上的突厥牧民都会往辽东道而来。甚至一些其他部落,也会为了享受这个好处,而投靠到突厥人的麾下。”

一旁的秦善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都不是,是契丹!一个实力还不算特别强大,但是非常团结,发展很快的部落。严格说来,契丹人跟室韦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都是当年东胡鲜卑的后代。自从东突厥被大唐灭掉之后,契丹获得了进一步的生存空间,薛延陀衰败之后,他们的发展就更快了。最让人忌惮的是,契丹人的几个首领,据说都精通汉学,专门从中原请了一些汉人去部落传授学问。”

李宽在知道契丹这个部落,在贞观年间就已经小有规模之后,立马就安排王玄武去了解了一番。

结果这一了解不要紧,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室韦、靺鞨这些大部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契丹却是一直在默默的发展,从未停止扩张的步伐。

如今,契丹部占据的草场,虽然从面积上来看,远远比不上室韦和靺鞨,但是从肥沃程度来看,却是要强了不少。

“契丹族?王爷你不提醒的话,我还真没有注意。不过,你放心,契丹族居然对大唐有威胁,我就去解除这个威胁。反正辽东马上就要大规模的修建作坊、水泥道路,正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到时候我也仿照凉州和登州那边,扶持一个捕奴队,重点去契丹族的领地里捕奴。”

程处亮占据天时地利,根本就没有把尚未崛起的契丹部落放在眼中。

事实上,只要大唐有意打压,契丹部落还能不能跟历史上一样茁壮成长,还真是不好说。

“你心中有数就好!反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凡是还保留着自己部落习俗,不愿意学习我们大唐的先进文化的部落,统统都要打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是为了他们好!”

李宽大言不惭的说道。

而一旁的秦善道看到李宽一直在指点程处亮,也赶紧趁着这个机会问道:“王爷,那国内城呢,您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

“国内城的局面相对新城来说,又有所不同。西边的地盘,名誉上是属于北高句丽的,但是现在应该还在渊盖苏文的控制之中。这渊盖苏文,虽然控制的北高句丽国土面积还不小,但是境内没有特别有名的城池,资源也相对匮乏,百姓相对贫困。

所以你要关注的就是渊盖苏文跟北高句丽之间的战事进展。一旦渊盖苏文的处境不利,你可以适当的通过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驻扎在国内城的人员,去售卖一些物质给渊盖苏文,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下双方的贸易规模。

靺鞨人和渊盖苏文都有贸易的需求,而离他们最近的大唐城池就是国内城,所以国内城可以发展成一座边贸城市,借着鸭绿江的水路优势,及时的把我们大唐的物产运输到这里倾销,再把靺鞨和渊盖苏文手中的原材料运回大唐,把他们的命脉捏在手中。”

李宽的这一番话,让秦善道茅塞顿开。

作为游骑将军,他原本以为自己只要带好手下的几千将士,把国内城和附近的城池守卫好就行。

现在看来,李宽对自己的期待比较高啊。

不过,越有挑战性的工作,秦善道越感兴趣。

“王爷,那渊盖苏文不是我们大唐的敌人吗?”

秦善道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程处亮倒是先提出自己的疑问了。

“处亮,善道,你们要记住了!不管是辽东,还是放眼整个大唐,亦或是整个世界;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那个渊盖苏文,以前肯定是我们的敌人,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渊盖苏文,已经不配作为我们大唐的对手。

但是他的领土又跟北高句丽、新罗接壤,对我们平衡半岛局势还是很有用处的。说白了,我们不能任由南北高句丽或者新罗人坐大,不能让他们任何一个国家统一半岛,否则辽东道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考虑很多手段了。”

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大舅子,一个是自己徒弟的兄弟,李宽自然不吝赐教。

“王爷您这么说,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反正不要让北高句丽和渊盖苏文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不断的折腾去就是了。”

秦善道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使命之后,心里面反倒是轻松了几分。

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王爷,处亮和善道分别驻扎在新城和国内城,我们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应该要怎么才能配合他们呢?”

薛礼自然知道李宽帮自己争取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这个职位,是有深意的。

不过,该怎么配合发挥建设兵团的威力,薛礼却是还没有什么头绪。

事实上,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这个机构,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屯田!

带着一帮放下刀剑的士兵去种地,能种出什么名堂来?

哪怕是薛礼自己的心中,有时候也会有这个想法。

“衣食住行,这是辽东稳定,乃至大唐稳定最基础的条件。衣服就不用说了,有河北道的棉花源源不断的运输到辽东,这里的冬天御寒不是问题;至于食,自然是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重点了。不过,我们跟汉朝时期的屯田不一样,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戍边将士的粮食问题,而是要解决整个辽东道乃至大唐的粮食问题。

只要经营妥当,十年以后,辽东道一地出产的粮食,就可以养活八成的大唐百姓,并且还能让粮食成为跟周边部落贸易的一个新利器。一直以来,中原王朝跟胡人之间没有太大的粮食贸易,并不是因为胡人有牛羊肉吃了就不需要粮食了,而是边疆本来就不怎么出粮食,从产量地运输粮食过来的话,成本太高。

你总不能一斤粟米卖的价格跟一斤羊肉一样吧?那样还有谁买?但是,如果我们辽东道出产的粮食价格,比关中还要便宜,那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那个时候,渊盖苏文也好,靺鞨也好,室韦也好,都会很乐意的用牛羊马匹来换大唐的粮食。只要大家都有饭吃了,愿意拼命的人就变少了。”

李宽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好好的跟谁提过。

毕竟说辽东这么一个大家眼中很是荒凉的边疆,能够产出满足大唐八成人口需求的粮食,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不过,薛礼作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李宽自然要跟他说清楚。

薛礼:“王爷,辽东这么冷,不管是种植粟米还是水稻,亦或是麦子,产量不可能很高吧?”

“不,恰恰相反,辽东这里的粮食产量,不管是种植粟米还是水稻,都会比关中要高;唯一可惜的就是,这里太冷了,种水稻的话,不能跟岭南那边一年两熟。”

后世的东北大米,可是鼎鼎有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