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一片属于私人的土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虽然印度的那些土王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从这片古老的土地离开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印度这边选举什么投票虽然号称一人一票,但是一片土地的主人也就拥有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选票。
也就是说,虽然瓦尔玛先生他们家族名义上不再是土王,但实际上对于这片土地的统治和那个属于土王的年代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虽然他们已经失去了收税权,但是考虑到印度底层农民租地主的土地耕种然后交租,甚至要像农业工人那样按照劳动获取报酬,瓦尔玛家族和过去应该区别不大。
换一个角度说,瓦尔玛家族和这里的农夫几乎算得上是两个世界的存在,但在印度人的神奇的分类中,无论是作为地主的瓦尔玛家族还是那些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都可以算作是农民。
这就是为什么新闻中能够看到印度这边农民全家十几个人环球旅行的新闻了,因为新闻里的农民并不是世界上大部分人想象的那种农民,而是大农场主。
瓦尔玛家族的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的确不小,但是在世界上仍然算不上一个大数字,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土地在澳大利亚,有近10万平方公里。
当然了,那片土地和这片土地的环境相去甚远,绝大部分都是荒芜的戈壁滩和沙漠,从单位面积价值上肯定比不过这片富饶的土地。
也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瓦尔玛家族才有足够的资本配合这边做好减租减息的工作,让在自己土地上工作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富。
是的,没错,拥有自己的私人财富,如果去印度北部很多农村就会发现那里的农民想要点零花钱就得去地主那借,或者农闲时去地主家干活。
至于能够去城市里面干活的人数并不多,因为那样做经济压力比较大,因为他们连路费都得向地主借,不然连门都出不了。
这也就是印度乡村为什么古老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能够根深蒂固的原因,对于那些赤贫的农夫来说,如果直接解除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梁恩猜测瓦尔玛家族也应该是通过古老的封建体系来管理这一片地区的,毕竟这里是印度人口密集的地方,平均一平方公里人口数在400人左右,也就是这里一共有一百多万人。
3000平方公里的牧场和3000平方公里的人口密集区管理起来完全是两个概念,想要在这里低成本的管理巨大的土地和人口也只有古老的封建体系能做到了。
当然,这种体系反应速度慢,损耗高外加效率低下是必然的,但是对这个农业社会来说已经足够了。
转过了一个弯之后,汽车前边很快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庄园,或者准确的说,一座带有巨大花园的维多利亚风格城堡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这应该不是新盖的。”下车走在花园中的小路上时,梁恩小声的对贞德和边上的范猛说道。“这就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建筑。”
这座老房子也勾起了梁恩的兴趣,毕竟相对于那些新的房间,这种老房子中经常能找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走进建筑之后,梁恩发现这座建筑虽然外表大致看上去像是一座欧洲的城堡,但是各个细节都体现出了印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