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卫辉共识(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02 字 3个月前

第347章 卫辉共识

当晚,一行人抵达卫辉府,哥几个住进了知府衙门中。

吃着热腾腾的当地特色大锅菜,哥几个继续之前的话题。

“我按照老六说的海权视角想了想,还真是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老四手攥着同样是当地特色的高桩蒸馍,兴致勃勃道:

“这海上除了不能住人,其实跟陆地也没啥区别!”

“荒郊野外也一样不能住人。”朱桢对当地的猪肉包子更感兴趣,这里的包子皮薄馅足、个头如鸡蛋,咬一口满嘴流油,很是过瘾。

“呵呵,不用了。”哥几个一起摇头,无非就是移民、教化、移风易俗……多管齐下,二十年就能将狄夷华夏之。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不用伱们出,我来出。”朱桢石破天惊道。

毕竟就算没有自己催熟,四哥自己也会开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

当然,这也跟宋元航海业大发展,讨论海权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有关。

“那当然了。”老三道:“没看到江南不管是出行还是运货,全靠行舟,几乎没有马车么?”

显然他是多虑了,顶级智慧到什么都是顶级智慧,他一领进门,人家自己就能想明白。

“你!”哥几个轮番摸着他的脑门道:“老六,你没发烧吧?就你那两个压岁钱?也就够买串鞭的吧?”

“荒郊野外还能种地呢。”三哥故意抬杠道。

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人畜无害,甚至有些憨厚。

“市,市舶司?很挣钱吗?”二哥问道。

但哥几个都知道,父皇平时好跟汉高祖比,而且一直说自己不会像汉高祖那样,对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动手。所以父皇确实是想落一个‘善待功臣’的好名声的,当然能不能做到,另说。

“海里还能打渔呢。”朱桢反驳道。

“只是怕花钱太多,把国家拖垮了。”老四道:“要是能不花朝廷的钱,何乐而不为?”

“可是朝廷不出谁出?我们可没那么多钱。”晋王嘿然笑道:“咱们那点俸禄,过日子都紧巴。开个金莲院还得用你嫂子的嫁妆。要是让我出军费的话,把你嫂子卖了也不够。”

“这么说吧,南宋岁入一千万贯,市舶收入两百万贯,占全国岁入的两成!”朱桢沉声道:

“我现在是没钱,但我很快就有钱了。”朱桢这才图穷匕见道:“父皇已经答应,重开市舶司了,由我全权负责!”

一零三.一七二.一八三.七五

“而且去高丽时,我留心观察过,一艘四百料的海船装的货,得用九百辆马车才装得下。而且船在海上,借风顺流而行,只消十几个水手就能操纵,人吃马嚼之费节省百倍。所以海运远比陆运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