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同舍皆奇才(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258 字 3个月前

第585章 同舍皆奇才

这时,另一个官员从新生花名册里找到了他的名字,高声念道:“洪七,正义堂甲字班。”

一个手持‘正甲’牌子的高年级学生,便让他站在自己身后。

待到凑够了十二个人,便领着他们进去,来到正义堂甲字班向博士和助教行拜师礼,奉上束脩。

束脩就是学费,每名学生一匹绢,一捆肉干,一壶酒。

“铁铉……”老六打量他一番,看的那黑脸书生直发毛。他这才搁下行李,笑道:“本……人叫洪七,江西南昌来的。”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他也很会来事儿,三言两语就就跟老六称兄道弟起来。马屁一个接一个,不求别的,就求他别揍自己。

“去把行李放进学舍,舍中有高年级的学长,担任你们的舍长,务必听其教诲,不得有违。”那位姓侯的助教沉声道:“另外不允许私自更换号舍,不得擅自进入内院,更不可无故离开学院。听明白了吗?”

一次她陪朱元璋视察国子学时,看到很多生员已经年龄不小,便问他们是否成亲。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马皇后道:

后院是整个国子学占地最大的一片,密密麻麻全是一排排的学舍。

从此朱元璋便给已婚国子学生家中赐粮。马皇后还亲自督办,建立了专用于此项的粮舍,故此粮舍称之为‘红仓’。

已经先来了五个人,正在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聊天。

那杨寓杨士奇生的高高瘦瘦,微微有些驼背,脑袋大大的,像颗豆芽菜。但一双眼睛十分灵动,一看就是一颗很聪明的豆芽菜。

“啊,还有体罚?”有人惊呼一声。

进了这片区域,那一直不苟言笑的率性堂学长,也终于有了笑模样:

“在这一片,还是可以说笑的。不过别打架,别结社,更别乱议时政,不然被送去绳愆厅,往红板凳上一趴,竹条往腚上一抽,可就斯文扫地了。”

而且正旦、元宵等节令,皇帝还赏赐节钱。学生归乡探亲,朝廷亦赐给路费。

“……”一众同学登时呆若木鸡。不知是文人不擅长吵架,还是被那人的一身匪气镇住了,居然没人敢还嘴。

“你,”那学长估计也没见过这样的,‘你’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身为学长的尊严,忙板起脸道:“干卿底事?”

已婚国子学生,朝廷甚至赐粮供养其妻儿。这还要感谢马皇后的恩典。

“放心,只要你遵守学规,不作奸犯科,什么事都不会有的。”学长安慰一声,便把他们分别送进各自的学舍。

“太学生可食宿于太学,而他们的妻子无所仰给,这怎能不叫他们时时牵挂呢?”

由此可见,朱老板对这国子学是何等上心。给学生们的待遇之优厚,完全就不像他的手笔。

“老子也是叉字房的,你说干我什么事?”邓铎把眼一瞪。

“艹……”老六又翻了下白眼,京城有数的胡家,还他么小有名望。

“正常正常,我原籍也不是南昌的,我是临江府新淦县的。”那小个子书生年纪稍长,为人很是机敏,只论老乡,才不会问什么‘我怎么从没在府学见过兄台’之类的话呢。

老六扫视一圈,见胡显已经到了,正歪在床上,跟旁边一个黑脸的书生聊的热乎。

胡显一看到老六,下意识的要起身行礼,又赶紧忍住,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寒暄道:“这位兄台好生雄伟,一看就是北方人吧。”

他又热情的为老六引见了另外两人,其中一个也是江西的,来自吉安府泰和县,名叫杨寓,字士奇。

“哈哈哈。”引得众同学一阵大笑。“叉字房,兄台真是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