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见者有份(2 / 2)

借洋债的思想出自左季皋,而经办人则是胡雨霖.左季皋认为,以外债代替协饷,以应急需,可以速集巨款,弥补协饷之不足.左季皋的办法是:以海关印票即协拨各地方省份加盖关防以示承诺代替中央催解.也就是以巨额外债代替了分散划拨的协饷.把"借洋债"跟协饷制度捆绑在一起,可以说是天才大手笔,非左季皋所不能为此.

从彤郅六年到七年间,左季皋便通过胡雨霖之手,连借了两大笔洋债,共计220万两白银,对此,当时左季皋曾得意洋洋的宣称:"得此巨额现饷,可以相其缓急,通融撙节,集事可速,调度可灵……得所借手,速赴戎机".在左季皋看来,举借外债不失为弥补财政短缺的一剂良药,他甚至认为可以大规模地借,"借数愈多,则息耗愈轻;年份愈远,则筹还亦易.在彼所获虽多,在我所耗仍少."反正这些钱又不需要他来还.

而更为高明的是,左季皋把"借洋债"当成了催缴各省协饷的手段!

对于左季皋经胡雨霖手办理的借款,利息可以说高得离谱.有人设身处地的站在左季皋的角度考虑,认为这是他为了不耽误军事而进行的"不得已"之举,左季皋听说后只是冷笑,事实上,他并非"不得已",而是有意"就高不就低"!

因为他要行的,是"一石数鸟"之计!

因为高利息不但能迅速筹集到巨款,满足用兵需要,高利息还能迫使协拨各地方省份迅速协饷,否则举借洋债的.本利都要由他们偿还!

有洋债的鞭子在后面抽着,各省还敢拖欠吗?

这样一来,左季皋不用求人,各省督抚们自己就会上道!

此外,左季皋的"就高不就低",另一个目的,便是给从中经办的胡雨霖留下回扣空间.

胡雨霖是嗜利的商人,以营利为生命,左季皋当然知道得十分清楚.胡雨霖为他做这些,是必须要有回报的,没有回报,胡雨霖怎么可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他运筹军饷?

————分割线————

求收藏!!求点击!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