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想中的宰相,是君主*的一个平衡物。天子传子不传贤,宰相任贤不任贵;君主出于世袭,以维持政权稳定;宰相实行优选,以保证政治清明。
到了文人做官的时代,“生当为良相”又成了文人参政的象征,宰相这个职位,就此寄托了贤人政治和文人政治的双重理想。
然而这只是理想。现实的宰相,最初只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打理一些杂务而已,最多算是一个大管家。
特别是皇权和军权,强强联手的现在。
皇权时代,除了管家之外,宰相还要替君主承担政治失误的责任,例如东汉自安帝以后,,每当出现灾异,宰相就要自动辞职,其实那时当政的是外戚和宦官。
明代的政治,在原来的历史上。是以太祖废除宰相开始,以崇祯频繁换相结束。
宰相的百无一用,代表着贤人政治与文人政治的双重破产。没有限制最高权力的制度,任何“圣君贤相”式的理想政治都只能是海上仙山,虚无缥缈。
-
政治的本质是妥协的艺术,会议还在继续。
朱子龙本体与分身,还有一帮新官员的强强联手支持,导致了这一次会议没有任何悬念。
即便文臣集团不是一条心,在场的这些重量级的文臣,却都选择了沉默。
白皮书上明晃晃的“奉天承运皇帝”的大印,喻示着有些东西,一去不复返了,新的时代终将慢慢来临。
会议的最后,入的人员选定之后。
朱子龙本体手拿圣旨,举起来道:“大家都看看清楚圣旨上的文字,新改革之后的大明,实行的是半君主立宪制度。”
“什么叫半君主立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设一部宪法,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包括进来。即便是皇帝陛下,也在法律的适用范围内,不可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当然,皇帝会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特权。而且军队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受皇帝直接指挥,另外,从另一方面讲,法律将会保护所有人……陛下,如果要法办你,也会按程序走!”
法律保护所有人,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百分百的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个说法,很快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这些话在过去就是大逆不道,但皇帝自己都没意思,那就少说几句吧。
而对于,宪法确立大明皇室为中华最高象征,万世一系,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改变。大家更是习惯成自然的认为,这很正常。
(这些人只注意到了,皇帝也不会百分百凌驾法律之上了,却没注意到。以前的大明,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下一包圆了,其实吃亏的还是当官的为多。)
很快,整个会议的纪要,第二天开始,陆续出现在各地的报纸上,渐渐引起了天下人议论纷纷。
随着十天半个月的会议开完,最终出台了一份《大明半君主立宪制》法律文书,全文刊印成册,天下发布。还是免费发放的,每个县都必须发放到百姓手上。
还得贴布栏,让专人在那里当解说员,说清楚给百姓知道。
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各地的官员有的开始愤怒,有的开始迷茫,有的则因为是新型官员,充满了干劲。
传统的旧士绅阶级,则是悲喜交加。新阶段人员则是无比高兴!
--------------</p>
看无防盗章节的,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各种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