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要颁布推恩令?
原本按照回门的习俗,新娘子回娘家,是要在娘家留宿的。
可是朱楩刚登基为帝,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自然只能事出从急。
于是到了中午的时候,金銮驾就回宫了。
还不等朱楩入宫,门前就有人等在了那里。
朱楩这才娓娓道来:“随着咱们大明继续开疆裂土,以及随着大明王朝千秋万代。可想而知,今后还会继续封爵,以后会冒出越来越多的贵族阶级,甚至是崛起许多世家。”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我的陛下,你现在是皇上,很多事还没处理呢。别的暂且不论,早朝的时候就忘记提醒你了。如今你已经登基为帝,是不是该改个年号了?”朱桢提醒道。
朱元璋在一旁看着,心说那我走?合着我不是你们兄弟的爹,我是大冤种是吧?
不过朱桢开始陷入沉思,一边想一边缓缓点头,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不光即将到来的论功行赏恐怕规模将要堪比咱爹当初的开国大典(指大明建国啊,别误会,我很怕)。将来恐怕还要继续封赏。”
还有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而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就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要知道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啊。
朱元璋册封的,最低也是伯爵。
“没什么问题啊,”朱楩说着拿起下一道奏章。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这小子平时就够浑的,如今当了皇帝,就要更加无法无天了吗?
汉朝的宗亲王室和明朝藩王不同,郡县制是指藩国的藩王,有治理地方的权力,说白了就是周朝天子分封诸侯天下的制度延续。
朱楩好奇的拿过一本看了起来。
所以他之前自封为明太宗,活着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上谥号,根本就是胡闹。
朱楩是没建立所谓的内阁制度,可是他让朱桢监国,简直不怀好意。
原来这里的许多奏章,都是朱桢先批阅了一番送过来的,本来是交给朱楩检阅一番就派发下去了,此时却被朱元璋看了一遍。
金銮驾上的徐妙锦三女对视了一眼,这才真切的感受到,原来当皇帝真的不是什么轻松的事,竟然如此繁忙。
只见上面没什么大事,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当地情况,以及说明了当地已经在筹备今年农耕的事宜了。
而朱桢的批示是:“现在距离六月还早,到时候再说。”
历朝历代,在新皇登基以后,首先都要考虑年号的问题。
如今朱楩登基为帝,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年号。
我特么是皇帝,不是卖茶小姑娘,你调戏朕呢?
结果朱楩竟然也要推行推恩令?
“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朱元璋怒道。
“别忘了,马上就有五十万大军班师回朝了。还有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将领要封赏呢。”
富人哭穷让穷人买单,这在哪里都是没道理的。
简单来说就是,由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政策。
比如郭英,原本就是武定侯的他,这一次怕不是足以升为国公了。
朱桢摇着头,不进反退,说道:“你们一位是太上皇,一位是新皇。我就是小小一个监国,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
朱楩耸耸肩,竟真的一把拽掉了头顶的通天冠,以及脱掉了身上的龙袍。
可惜没办法,除了他有机会改写大明被覆灭的历史,不让中华大地再次惨遭外族屠戮洗劫,那就只能让他带领大明强盛起来了。
三女却很体谅朱楩。
所以朱楩难得大方一次,把男爵作为最后底线,降到男爵就可以不降了。
“好家伙,这是给咱们大明打天下,还是给他们自己打天下啊?我封的过来吗我?”
“推恩令,”朱楩缓缓说出一個词汇。
这就是帝王心术?
朱楩无语了,说道:“爹,咱们的想法不同,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如果这些人实在是无事可做,那就不要做了。今后咱可是打算年年开科举,尽取天下能人异士的。”
朱楩叹了口气,只好说道:“放心,说是推恩令,当然不是真正的推恩令。首先,这只是抛砖引玉罢了。咱当然不会削藩,更不会动那些王公贵族。但是今后随着大明朝不断开疆裂土,那些功臣怎么封赏?”
“连孔子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必须要发展。不光是武器,还有其他各方各面。譬如说水利。自古以来,水事一直是难题。难道不是工部一直负责治理河道问题?”
是啊,去年的那些功劳要多大有多大,而今,轮到论功行赏时,就要多为难有多为难了。
就连朱元璋都陷入了沉思。
“你少阴阳怪气,”朱元璋哪还听不出来他的冷嘲热讽。
你以为这是在网上谈恋爱呢?
太宗那是庙号,是死后上的。
“有了五个贵族阶级,就可以慢慢封赏了。”
还年年开科举?亏你说的出来,就不怕冗官的情况大肆发生吗?
冗官就是指官员数量远远超过朝廷所需,导致出现了很多无事可做,但是却还领着俸禄的闲散人员过多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汉朝的推恩令,导致了汉室宗亲过了几代人以后,譬如那刘备刘玄德,竟然落魄到要去买草鞋度日的程度。
于是朱楩就被朱桢给拉走了。
朱元璋回过头,对朱楩笑了一下,然后又皱眉对朱桢斥道:“你批阅的都是什么东西?”
如今没有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按理说大小事务全都由皇帝一手管理和决定。
朱桢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朱楩,也不说话。
据说在某一年,更是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更不用说西域战场上的一挂大将与几十万大军呢。
其实朱楩还是参考了清朝的制度,清朝只有八家铁帽子王,其他王爵也都是世袭递降的。
“可是在如今,这些都是贱籍,而且一旦入了贱籍,永世不得超生。商籍、工籍、乐籍、军户籍,好似天生低人一等。”
结果朱楩让他当监国,可不就大小事务全都丢给他了。
朱桢挑挑眉,谨慎的问道:“内容是什么?”
好家伙,他把自己弄到监国的位置,然后自己带着美娇娘跑出去了。
“少来,”朱桢翻着白眼,此时哪还有之前的知己的感想,他哪里想到会这么累啊。
朱楩无语了,这才二月初十,不对,是二月十一,你就考虑好六月的事了?要不要六月再说啊?
“这都是什么群魔乱舞?”朱楩怒了,今后难道他就要和这么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打交道?
朱楩露出一抹坏笑。
“还有工人,儒家把工事比作奇淫巧技,可咱正是靠着几百门火炮,一路横扫西域乃至蒙古草原的。”
他可不想背黑锅,哪怕是个火坑,你也得让我知道这坑里有什么不是。
到了汉武帝时,主父偃也提出实行推恩令。
你当个人吧。
“长此以往下去,绝对会成为隐患。所以必须得改。”
朱桢也知道今日是皇后与两位贵妃回门的日子。
所以朱楩竟然说什么要年年开科举,已经让朱元璋扭头要去找鞋底子了。
可朱楩还不以为意,对朱桢说道:“六哥,你起草一份文书,等到午朝的时候上奏给我。”
在这一点上,朱楩是绝对遵循老头子的想法的。
宋朝那么多官员都吃不垮宋朝,最后宋朝是被外族覆灭的。
“妹子,阿邱,欣儿,你们先回后宫吧,等晚上我再回去陪你们,”朱楩跟老婆们打了个招呼,也有些歉意,今日明明是她们回门的日子,而且大婚才第二天,他都没有时间陪她们。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是地方官员的一片孝心,同时也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如若冷待,必寒了人心。而且他们送不送,朕收不收,都不打紧。可若是一次不要,今后就再无旧例,朝廷威严何在?他们需要对朝廷一直保持敬畏之心。”
朱楩笑了:“爹,你慌什么,我还没提改籍制度呢。这些户籍永固的问题,实在是太坑了。必须得改。尤其是军户籍,咱要为所有军户籍消籍。”
朱元璋吓了一跳,这是要撂挑子不干了?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