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要颁布推恩令?(2 / 2)

朱楩听着朱桢的汇报,心里也在思考这些事,同时不无感慨道:“六哥,果然咱的眼光独到,你就是监国的这块料。”

“所以你的年号也要尽快想好,然后一起发出去。”

一零三.一七二.一八三.七五

至于明朝,首先要考虑明朝中后期受到自然环境小冰河时代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

而且想要开掉这些人却又千难万难。

“除此之外,袭爵还要降级。我说了推恩令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目的,是要杜绝世袭罔替的情况存在。公爵袭爵要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伯爵降为子爵。子爵降为男爵。男爵的话。暂时可以为最低爵位,袭爵不降。男爵就可以世袭罔替了。”

那么又有多少侯爵只能是个子爵?

“爹,你不是说过,儿子我要以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事业吗?那就让全天下有才之人来一起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伟业好了。”

朱楩撇撇嘴:“累死我了,好看是好看,但是却华而不实。”

可是你真就撒手不管啦?

为何他要让朱桢当监国?就是要刷掉一批这种东西啊。

“爹,我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别急,”朱楩安抚道。

哪有活人喊死后名字的。

去年的连番大战,可以说打得漂亮。

你之前在早朝大殿上,是怎么许诺的?

说好了不削藩,结果转头就搞推恩令是吧?

尤其是宋朝,最为夸张。

“毕竟你现在可是一国之君,而且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你心中的远大抱负,怎可儿女情长?而且我们会在后宫一直等你,又不会跑掉。”

其次是江南富裕但是却不增税,反而还要减税的因素。

试试就逝世。

只不过清朝的世袭递降,那也是有极限的,譬如说亲王降级几次之后,在降到某个级别时,就不会再降级了。

前面提到过,皇宫不止是皇帝睡觉的地方,那么大,睡得过来吗?

她们这才了解,朱楩平时说的话不是虚的,如果可以,他真不想当皇帝,而是更想纵马天涯。

而且在有了年号以后,一般都会以年号为帝号。

在开朝会的大殿之外,入宫门以后就是六部办公的地方,连五军都督府也在其列。

他才想起,之前他就已经见识过朱元璋批阅奏章了,可不就是这些大事小情混杂在一起的状况。

朱桢心里暗骂一声,你就是猪扒皮是吧?

比如朱元璋开国之后,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所以也可以称呼他为洪武大帝。

“爹,”朱楩喊了一声走了过去。

“但是如果满朝都是王公贵族,国家和百姓可吃不消啊。”

你想想,如果当初刘伯温不是伯爵,而是男爵。

朱楩鼻子一酸。

“必须得改。首先爵位要恢复五爵制度。即:公、侯、伯、子、男。”

在汉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于是提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宋朝则是动辄四、五百人。

朱楩点点头,接着说道:“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土地也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下去,随着世家林立,地主兼并,迟早百姓手中的地都会被强取豪夺。恐怕到最后连朝廷都无地可用。这国家到底是谁的国家?”

朱元璋冷笑连连:“你最好说人话,不然你就脱裤子吧。”

“还有商人,如今商税太低,农税反而过重。说什么士农工商,其实农才是被压迫最狠的啊。商税该涨。同时商人地位也得提升。”

跟他比,自己都是心胸广阔了。

然后朱桢的批示写着:“知道了。”

朱桢倒吸一口凉气。

推恩令,乃是汉朝推行的政策。

恐怕十万男爵,还不如一个侯爵。

“这些阿谀奉承,没事闲的就把屁乱放的奏章,让他们今后少发,朕更希望看到他们描绘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百姓生活条件。有问题让他们提,有建议让他们说。别说废话,别做昏事。否则咱不介意把天下官员全换一批。”

老头子真的是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哪怕卸下重担当太上皇了,仍然不肯懈怠。

朱楩吓了一跳,忙问道:“六哥,你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有人敢欺负朕的兄弟?谁?是谁如此放肆?你说,只要不是咱爹,谁都不好使。”

还有耿炳文为长兴侯,也足以封公。

五大贵族爵位,乃是从周朝就有的贵族阶级制度,可不是西方有的。

朱元璋心里一动,最近忙着朱楩的婚事与登基大典,差点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朱楩绕了一大圈,可是这些事又是紧密相连的。

“当然了,咱们自家子孙的王爵不在此列。王爵自当是世袭罔替的,这也是我答应兄弟们的,我朱十八绝不削藩,”朱楩给朱桢使了个眼色,咱们兄弟是一伙的。

等朱楩来到以前朱元璋办公的偏殿时,就看到朱元璋正在那里批阅着奏章。

朱桢跟着朱楩一起进入皇宫。

朱元璋目光复杂的看着朱楩,世人都说他朱重八小气,可自己的儿子,才是棋高一筹啊。

包括李世民,你在他活着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喊他是唐太宗试试。

这也是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的原因,同时也是宋朝给人积弱积贫印象的最大原因。

开玩笑,欺君之罪,他可不想掺和。

还有平安、盛庸与宋晟等人。

“然而如今咱们大明的制度,全都是世袭罔替。我的爹啊,你也不想想你封了多少公爵、侯爵、伯爵。现有的这些爵位一直世袭罔替就不说了,今后再继续封赏下去,都要比咱们家子孙的王爵还多了。”

在汉朝制订的郡县制的基础上,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再比如朱棣的永乐。

可朱楩却很腹黑,一旦最低等级添加了子爵和男爵,那可操作性就大多了。

恐怕徐达和汤和都得先当个侯爵,然后再慢慢去熬到公爵。

可朱楩的降级制度,那可是一撸到底,直到降到底了才不降了,因为再降就没了。

但是如今总要考虑如何论功行赏吧?

“咱大明王朝,绝不会出现异姓王的存在。除非是死了,可以追赠。但是活着的异姓王?呵呵,”朱楩冷笑一声。

这道奏章写着,要在今年六月奉上当地特产的水果。

比如唐朝每次开科举时,每届都只是取进士三、四十人。

朱元璋也愣住了。

可如此一来,该怎么让功臣得到满意的封赏呢?

“仔细说说你的推恩令吧,”朱元璋叹了口气,同时也开始好奇起来,朱楩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老十一跟老十六,已经按照伱的吩咐,全面接手大明邸报,并且改为大明官报。如今正在加紧印刷第一批,关于你登基为帝的消息,争取在这个月内传遍全国,好叫天下人知晓这件事。”

“你真是反了天了,咱还没死呢,”朱元璋一拍桌子,指着朱楩:“老六,把他给我按那,今天我非得好好抽你一顿。”

同时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件事,那就是网上说大明王朝是被皇室宗亲子弟吃垮的,这是完全没道理的。

朱桢叹了口气:“还不是你嘛。”

没有这么干的。

自己当初的那些政策,难道都是错的吗?

其实也不是,只是时局不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

治理国家的政策,绝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该符合时局进行调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